"断链"通常指的是在供应链、产业链或数据链中出现中断,导致信息、产品或服务无法正常流通。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如供应商破产、运输问题、信息系统故障等。
断链(Broken Chainage)是指在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中,由于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会导致线路上的里程标记出现跳变,有时是突然增加几公里,有时是与之前的里程标记重复几公里。
断链的定义与分类

断链主要分为长链和短链两种:
1、长链:当线路上断链里程重叠时,称为长链,K40+890 = K40+850,这种情况下,桩号重复了40米。
2、短链:当线路上断链里程间断时,称为短链,K40+850 = K40+890,这种情况下,桩号缺少了40米。
断链的表示方法通常采用直线(假断链)或门式矩形(如右线K7+199=左线K7+200),在标注断链时,常将其位置取在直线上且后位于百米标处,以方便起算,如果断链位置距前一个百米标的距离小于50米,则将断链位置取在前一个百米标处。
断链的表示方法
1、直线(假断链):用于表示较短的断链,通常在直线上标注。
2、门式矩形:用于表示较长的断链,通常在门式矩形内标注。
断链的原因
断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选线过程中的局部比较方案:在选线过程中,常常提出局部比较方案,由于局部比较方案线路长度往往与贯通方案相应段长度不等,这时,二方案汇合点里程不同(或测量错误所致),就需要设置断链,减少其对其他部分线路里程标注的影响。

2、线路设计中的调整:线路设计中,常需要调整路线的曲线参数或增减曲线(交点)或生成第二线等,使得线路局部长度发生变化,这时,需要“插入”断链,以方便线路局部调整,减少对其他部分的影响。
3、测量错误:在丈量过程中,由于计算和丈量错误也可能导致断链的产生。
断链的处理
在处理断链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输入断链数据:在使用测量员软件时,建议用户先输入断链再输入其他参数,避免后期更改断链影响其他参数。
2、区分断链前后的桩号:在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长链,因为有桩号重叠,一定要搞清楚哪个是断链点之前的,哪个是断链点之后的。
3、导入断链数据:可以通过点击“导入”按钮,支持测量员excel、测量员txt、道路之星excel等格式进行断链导入。
断链的应用实例
在实际工程中,断链的应用非常广泛,在铁路建设中,由于地形复杂或设计方案变更,可能需要对原有线路进行调整,这就会产生断链,通过合理设置和管理断链,可以确保线路设计的科学性和施工的准确性。
通信中的断链
除了在交通线路中的应用,断链在通信领域也有重要意义,通信链路中断,或者断开,导致信号无法通行,就称为通信断链,通信链路是指两个结点之间的物理通道,而信道不仅包括传播电磁波的媒介和硬件设备,还包括从信源到宿端的整个通信路径。

断链是由于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的现象,主要分为长链和短链两种,在交通线路设计和施工中,合理设置和管理断链对于确保线路设计的科学性和施工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通信中的断链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以避免信号传输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