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合同是指同一交易中签订两份内容不同的合同,其中一份用于对外展示或备案(阳合同),另一份则反映双方真实的交易意图(阴合同)。
阴阳合同是一种违规行为,指的是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同的合同,一份对外,另一份对内,这种合同的签订通常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其中对外的合同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避税)而制定的。

阴阳合同的存在不仅违反了中国税收管理规定,还可能动摇社会对诚信经营、履约和纳税的信心,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中,“阴阳合同”的形式更为常见,买卖双方通过签订不同价格的房屋买卖合同来避税或少纳税。“阴合同”显示的是买卖双方真实的成交价格,而“阳合同”则是用来报低价格以减少税费负担。
关于阴阳合同的效力问题,“阳合同”因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生效力,而“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内容合法,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法形式掩盖违法目的,则不仅伪装的“阳合同”无效,被伪装的“阴合同”也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在实践中,有关部门查实后,对于一般偷税行为,行政机关有权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如果偷税数额较大、次数较多,则可能构成犯罪,签订阴阳合同要慎之又慎,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以下是阴阳合同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效力认定:
1、建筑施工:在建筑施工领域,“阳合同”为经过合法的招投标程序并在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备案的合同,而“阴合同”则是未进行备案或变更登记的合同,这种情况下,“阳合同”因形式合法而有效,但“阴合同”因未备案而无效。
2、房屋买卖:在二手房交易中,“阴合同”显示买卖双方真实的成交价格,而“阳合同”则用于报低价格以减少税费负担,这种情况下,“阳合同”因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生效力,而“阴合同”在内容合法的情况下有效。
3、影视行业:在影视行业中,阴阳合同也常被用来逃税,范冰冰与某公司签订的“阴阳合同”涉税问题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类阴阳合同同样存在法律效力问题,一旦查实将受到法律制裁。
阴阳合同是一种违规行为,其效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是否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等,在签订任何合同时都应遵守法律规定,避免签订阴阳合同以规避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