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18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调整和更名后形成的,其样本股是从所有A股股票中选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于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180指数,又称上证成分指数(SSE CONSTITUENT INDEX),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而成的,其样本股是从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股票中选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以下是关于上证180的详细介绍:
一、编制目的

上证180指数的编制方案旨在建立一个能够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概貌和运行状况的基准指数,该指数不仅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投资性,还应能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
二、选样方法
1、样本空间:剔除了上市时间不足一个季度的股票、暂停上市股票、经营状况异常或最近财务报告严重亏损的股票、股价波动较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操纵的股票以及经专家委员会认定的应该剔除的股票。
2、选样标准:行业内的代表性;规模;流动性。
3、行业分类:以摩根斯坦利和标准普尔公司联合发布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为基础,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特点进行调整,将上市公司分为10大行业。
4、选样方法:在确定样本空间的基础上,上证180指数根据以下四个步骤进行选样,根据过去一年的日均数据,先对各指标分别排名,然后将各指标的排名结果相加,所得和的排名作为股票的综合排名,按照各行业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按照行业的样本分配只数,在行业内选取综合排名靠前的股票,对各行业选取的样本作进一步调整,使成份股总数为180家。
5、样本股调整:上证成份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特殊情况时也可能对样本进行临时调整。
6、指数修正:当样本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样本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股价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护指数的连续性。
三、权数及计算公式
上证成份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以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1000,调整市值=∑(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四、意义与作用

上证180指数自发布以来,已成为国内第一只可投资指数,并在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上海证券市场的代表性指数之一,还是众多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上证180指数还为金融衍生品提供了基础标的,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上证180指数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股票市场指数,它反映了上海证券市场的整体表现和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标签: 上证180指数 蓝筹股 成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