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回撤是衡量投资组合在特定时间段内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最大跌幅,用于评估投资风险。
最大回撤是衡量投资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定义

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就是过去某一段时间内基金最大的跌幅,比如假设某基金一年内的净值走势总共经历了两次下跌,从3月的1.5元下跌到4月的1.1元,跌幅为26.67%,随后在7月上涨到1.8元,然后再次下跌到10月的1.4元,此次跌幅22.22%,那么这一年该基金的最大回撤是26.67%。
计算方法
最大回撤通常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最大回撤率 = (最高点净值 最低点净值)/ 最高点净值 \times 100\%\)。
作用
衡量风险承受力:帮助投资者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每个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如果最大回撤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可能会影响持有感受,甚至做出不理智的投资行为。
筛选产品:在收益水平接近的情况下,最大回撤小的产品更具优势,因为其抗跌能力较强,能为投资者提供更稳定的回报。
仓位管理:根据单只产品的最大回撤,投资者可以计算出符合自己风险承受力的基金仓位,从而控制风险。
影响因素
投资标的:股票型基金的回撤通常大于债券型基金,中小盘成长主题基金的回撤一般高于大盘蓝筹基金,而量化对冲型基金因能使用衍生品对冲风险,回撤相对较小。
投资策略和风格:不同基金经理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看重估值安全边际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回撤会小一些;而淡化估值、看重股票未来成长性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回撤可能较大。
市场行情:牛市中回撤自然比熊市要小,在熊市中更容易观察基金经理对净值回撤的控制力。

最大回撤是投资者在评估和管理投资风险时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帮助投资者了解投资组合可能面临的最大亏损情况,还为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