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外被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和。
基础货币,也被称为货币基数、强力货币或始初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它不仅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也是整个货币供应体系的基础,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基础货币进行详细阐述:
一、基础货币的定义与特征

1、定义: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自身的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货币性负债,而不是中央银行的资产或非货币性负债,它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之和。
2、特征
可控性: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能直接调控的货币,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其供应量。
负债性: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反映了中央银行对公众和商业银行的债务关系。
扩张性:基础货币具有多倍创造的功能,即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产生数倍于其自身的货币量。
初始来源唯一性:基础货币的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出来。
二、基础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
1、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商业银行不持有基础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扩张的基础。
2、调节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可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水平。

3、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通过调整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如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等。
三、基础货币与外汇市场的关系
在外汇交易中,基础货币通常指交易对中的第一种货币,而第二种货币则称为报价货币,在EUR/USD的交易中,EUR是基础货币,USD是报价货币,基础货币在外汇市场中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因此常被用作交易的计价单位。
四、基础货币与股票市场的关系
在股票市场中,基础货币也可以指股票的计价货币,即公司的注册国家或上市交易所所在国家的货币,香港股市中的基础货币是港元,纽约证券交易所中的基础货币是美元。
五、基础货币的影响因素与管理
1、影响因素: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国际收支状况等。
2、管理方式: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管理和调控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中央银行还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六、基础货币的重要性
基础货币作为货币供应体系的基础,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也是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扩张的基础,基础货币还在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
七、相关问答FAQs
问1:什么是基础货币?它在经济体系中有何作用?
答:基础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性负债,是整个货币供应体系的基础,基础货币在经济体系中起着支撑商业银行负债、调节货币供应量、实施货币政策等重要作用。

问2:基础货币如何影响外汇市场?
答:在外汇市场中,基础货币通常指交易对中的第一种货币,它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因此常被用作交易的计价单位,基础货币的价值波动会影响其他货币的汇率走势,进而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
问3:中央银行如何管理和调控基础货币的供应量?
答: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管理和调控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中央银行还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