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大陆的两大证券交易市场。
一、基本概念
1、定义:沪深股市,是指上海、深圳的主要从事股票交易的证券交易所,中国内地现有上海、深圳、北京三家证券交易市场,其中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是主要的股票市场交易平台。

2、性质: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沪深股市为各类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和交易的平台,在促进资本流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主要构成
1、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开业,归属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其秉持“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八字方针,致力于打造透明、开放、安全、高效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上证所市场交易采用电子竞价交易方式,交易主机日处理能力为委托2900万笔,成交6000万笔,每秒可完成16000笔交易,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中国内地首屈一指的市场,上市公司数、上市股票数、市价总值、流通市值、证券成交总额、股票成交金额和国债成交金额等各项指标均居首位。
2、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国证监会直接监督管理,深交所致力于多层次证券市场的建设,努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其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业务规则、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和上市公司进行监管以及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等,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深交所于2004年5月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2009年下半年,拟推出创业板。
三、重要指数
1、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以100点为基点,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B股和科创板的平均水平和变化,样本股数量随上市公司增减而变化,目前约有2262只股票,占中国A股市场总市值的60%左右,权重采用流通市值加权法,是反映中国股市整体走势和风险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窗口。
2、深证成指:以1994年12月22日为基期,以1000点为基点,反映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B股和创业板的平均水平和变化,样本股数量也随上市公司增减而变化,目前约有2839只股票,占中国A股市场总市值的40%左右,同样采用流通市值加权法计算,是反映中国股市中小盘股的走势和风险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的重要窗口。
3、沪深300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期,以1000点为基点,选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00只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A股作为样本股,该指数每年调整两次样本股,分别在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进行,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法计算,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中国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是众多机构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和业绩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4、中证500指数:以2005年1月4日为基期,以1000点为基点,涵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除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之外的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A股,该指数同样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法计算,与沪深300指数形成互补,更广泛地代表了中国A股市场的中等市值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和市场分析视角。
5、创业板指数:以2010年6月1日为基期,以1000点为基点,专门用于衡量创业板市场的表现,反映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上市的所有A股的平均水平和变化,由于创业板主要面向高科技、高成长的中小企业,该指数的成分股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但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和波动性,创业板指数的推出,为中国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平台和市场估值参考,对于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6、中小板指数:以2004年1月2日为基期,以1000点为基点,反映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市场上市的所有A股的平均水平和变化,中小板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个板块,主要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这些企业通常处于成长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规模相对较小,中小板指数的编制有助于投资者关注中小板市场的整体走势和投资机会,同时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支持和激励。
7、上证50指数:挑选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代表性股票组成样本股,以2003年1月2日为基期,以1000点为基点,上证50指数反映了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一批大盘蓝筹股的整体状况,这些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业绩稳定,分红丰厚,是价值投资的重要标的之一,上证50指数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大盘蓝筹股的整体走势和市场的宏观经济预期。
沪深股市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构成,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定位和功能,共同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