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存单是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是一种货币市场工具。
同业存单是一种由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其投资和交易主体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类产品,同业存单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自2013年推出以来,逐渐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对同业存单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性质
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为了筹集资金而发行的短期融资工具,它类似于银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短期债券,具有可交易性,同业存单的发行期限通常不超过一年,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等多个期限选择。
二、发行与交易
1、发行主体:同业存单的发行主体主要是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这些银行信用评级较高,信用风险较小。
2、发行方式:同业存单可以公开发行或定向发行,公开发行的同业存单可以进行交易流通,并可以作为回购交易的标的物;定向发行的同业存单则只能在初始投资人范围内流通转让。
3、定价机制: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发行价格等以市场化方式确定,参考同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定价。
4、交易市场:同业存单的交易主要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进行,投资者可以通过该市场进行买卖。
三、特点与优势
1、主动负债:同业存单作为存款的替代品,是存款类金融机构主动负债管理的重要工具。
2、滚动发行:同业存单的发行期限较短,以1个月和3个月的短期存单为主,具有滚动发行的特点。
3、投资品:由于同业存单流动性较好且信用风险较低,它已成为债券市场的重要投资品种。
4、监管相对宽松:相比传统的同业存款,同业存单受到的监管限制较少,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市场影响与监管
同业存单市场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监管套利、资金空转等,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监管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控制发行规模等,随着非银同业存款利率下行,同业存单作为一种现金管理工具,其收益水平也受到了市场关注。
五、相关问答FAQs
问:同业存单与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有何区别?
答:同业存单是面向金融机构发行的短期融资工具,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则是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的长期存款凭证,两者在发行对象、期限、流动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问:个人投资者能否直接购买同业存单?
答:个人投资者无法直接参与同业存单的投资,他们可以通过购买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等方式间接参与同业存单市场。
同业存单作为一种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投资者在参与时也需要注意其风险特性和监管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