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橡胶,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中国种植橡胶的历史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以下是对这一过程的详细梳理:

1、早期引种与初步发展(1906年1949年):
1906年,马来西亚华侨曾汪源等人将700株巴西三叶橡胶树苗引入中国,最初种植在广州市郊,由于当时人们对橡胶树的生长习性缺乏了解,加上自然条件的差异,这些橡胶树苗几乎全部死亡,仅西双版纳存活了52株。
1934年,原实业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技师乐玉氏在海南儋县那大地区发现野生橡胶树,这是中国大陆首次发现有橡胶树生长。
至1949年,中国种植天然橡胶面积达到2800公顷,年产干胶199吨。
2、大规模种植与国有农场建设(1950年代1970年代末):
1951年8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00次政务会议决定设立扩大培植橡胶树工作机构,标志着中国橡胶事业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随后,华南垦殖局和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的农垦系统相继成立,组织和领导橡胶树的种植和发展。
1953年上半年,海南垦区共种植橡胶树36.95万亩,营造防风林2万多亩,建成中国第一个天然橡胶基地,到1954年底,海南岛已建立21个橡胶垦殖场,共有胶园30多万亩。
1955年,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橡胶树,同年,广东省高州垦殖所开始在雷州半岛北部试种橡胶树成功。

3、快速发展与技术创新(1980年代初至今):
1982年,中国成功选育出“大丰95”抗风橡胶新品种,并在海南省推广种植,显著提高了橡胶树的抗风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国橡胶产业不断优化种植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了良种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
截至2014年,中国橡胶种植面积已超过1700万亩,产量逾80万吨,种植面积与产胶量均居世界第四位。
时间段 | 事件与成就 |
1906年 | 马来西亚华侨引入橡胶树苗至广州,但大部分未能成活 |
1934年 | 海南儋县发现野生橡胶树 |
1949年 | 中国种植天然橡胶面积达2800公顷,年产干胶199吨 |
1951年 |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设立扩大培植橡胶树工作机构 |
1953年 | 海南垦区建成中国第一个天然橡胶基地 |
1955年 |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开始大规模种植橡胶树 |
1982年 | 成功选育出“大丰95”抗风橡胶新品种 |
2014年 | 中国橡胶种植面积超1700万亩,产量逾80万吨,居世界第四 |
FAQs
1、问:中国最早是从哪里开始种植橡胶的?
答:中国最早从广州市郊开始尝试种植橡胶树,但最初的种植尝试并不成功,后来在海南儋县发现了野生橡胶树,并在海南岛和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逐渐建立起大规模的橡胶种植基地。
2、问:中国在橡胶种植方面有哪些重要的技术创新?
答:中国在橡胶种植方面的重要技术创新包括成功选育出“大丰95”抗风橡胶新品种,显著提高了橡胶树的抗风能力,以及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了良种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
标签: 中国橡胶种植时间 中国橡胶种植历史 中国橡胶种植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