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跨式期权是以不同执行价格同时买入或卖出相同标的资产、相同到期日的看涨和看跌期权,是跨式期权的变形,通常买虚值期权以最小化风险。
在期权交易的广袤世界里,宽跨式期权宛如一颗独特而神秘的星辰,散发着别样的光芒,吸引着众多投资者探寻其奥秘,宽跨式期权究竟是什么呢?

宽跨式期权,也被称作异价对敲或勒束式期权组合,是一种较为复杂却又颇具策略性的期权交易方式,它涉及同时买进或卖出相同标的物、相同到期日,但不同执行价格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就是投资者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标的资产,买入(或卖出)两份期权合约,一份是看涨期权,另一份是看跌期权,且这两份期权的执行价格不相同。
从其构成要素来看,宽跨式期权与普通的跨式期权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区别,跨式期权是买入(或卖出)相同执行价格、相同到期日的看涨和看跌期权,而宽跨式期权的两个期权执行价格不同,通常都是价外期权,当前某股票价格为 50 元,宽跨式期权的看涨期权执行价格可能是 60 元,看跌期权执行价格可能是 40 元,这两个执行价格分别高于和低于当前股价,处于价外状态。
宽跨式期权的应用场景与投资者对标的资产价格走势的预期紧密相关,当投资者预期未来标的资产价格会有大幅波动,但方向不确定时,宽跨式期权就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在市场处于较为平稳状态时,资产价格往往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此时宽跨式期权可能并不适用,但当有一些特殊事件发生,如重大政策发布、行业变革、公司重大利好或利空消息传出等,使得投资者认为标的资产价格可能会脱离当前的平衡状态,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或下跌时,宽跨式期权的优势就开始凸显。
在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公布之际,市场普遍预期数据会对股市产生较大影响,但具体是利多还是利空难以判断,投资者若采用宽跨式期权策略,无论数据公布后股市大幅上涨还是下跌,都有可能从中获利,如果股市大幅上涨,之前买入的看涨期权会增值;如果股市大幅下跌,之前买入的看跌期权则会增值,如果股市波动幅度并未达到预期,投资者可能会损失购买期权所支付的权利金。
在实际交易中,宽跨式期权的操作需要投资者谨慎权衡多方面因素,首先是成本问题,由于宽跨式期权涉及同时买入两份期权,需要支付两份权利金,这相较于一些简单的期权策略,初始成本会较高,如果标的资产价格最终没有出现大幅波动,投资者将会面临权利金全部损失的风险,这就要求投资者在选择宽跨式期权策略时,要对市场波动的可能性有较为准确的判断,不能仅仅基于盲目的猜测或过度乐观的预期。
宽跨式期权的执行价格选择也至关重要,执行价格的距离设置需要合理,如果两个执行价格相距过近,在标的资产价格波动时,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宽跨式期权的优势,因为价格可能轻易地越过其中一个执行价格,导致另一个期权失去价值;而如果执行价格相距过远,虽然潜在获利空间可能更大,但权利金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而且标的资产价格达到较远执行价格的难度也更大,获利的概率可能反而会降低。
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宽跨式期权具有独特的魅力与挑战,其潜在收益是无限的,因为如果标的资产价格朝着有利方向大幅波动,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其中一份期权的价值可能会大幅增加,而另一份期权虽然可能失效,但整体收益仍可能相当可观,其风险也较为显著,最大损失就是购买两份期权所支付的权利金总额,这与一些风险有限但收益也相对有限的期权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不同的投资者群体,宽跨式期权的适用性也有所不同,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对市场波动有深刻理解且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投资者来说,宽跨式期权可以作为一种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追求高收益的工具,他们能够承受权利金损失的风险,善于捕捉市场大幅波动带来的机会,而对于风险偏好较低、资金量较小或者对市场判断不太自信的投资者而言,宽跨式期权可能并非最佳选择,因为其较高的成本和较大的风险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压力。

在市场的不同阶段,宽跨式期权的表现也各有差异,在牛市初期,市场情绪逐渐升温,但上涨趋势尚未完全确立,宽跨式期权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种在上涨中获利同时防范突然下跌风险的方式,如果市场随后进入疯狂的牛市行情,看涨期权会大幅增值,投资者获得丰厚收益;而如果市场出现意外回调,看跌期权又能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在熊市末期,市场普遍悲观,但也可能蕴含投资机会时,宽跨式期权同样可以作为一种试探性的策略,若市场反转向上,看涨期权有机会获利;若市场继续下跌,看跌期权则能有所斩获。
宽跨式期权是期权交易中一种富有策略性和灵活性的工具,它为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性市场环境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应对方式,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成本和风险,投资者只有深入了解其特点、原理和风险收益特征,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市场的判断,才能更好地运用宽跨式期权这一工具,在期权交易的舞台上舞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