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327国债(什么是327国债事件)

都卡 期货动态 37
327国债事件是1995年中国金融市场的一场重大危机,因327国债期货合约引发。该事件导致万国证券等机构遭受严重损失,并促使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控制。

327国债事件是1995年发生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起重大金融事件,涉及违规交易和市场操纵,下面将从多方面详细解析这一事件:

什么是327国债(什么是327国债事件)-第1张图片-ECN交易平台排行榜

1、背景介绍

国债期货合约:“327”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代号为327的国债期货合约,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三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保值贴补率:由于当时中国面临两位数的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国债自然少人问津,为了补偿国债持有人因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财政部对国债进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

2、事件经过

空头与多头对峙: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认为1995年1月起通货膨胀已见顶回落,不会贴息,坚决做空;而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方则依据物价翘尾、周边市场“327”品种价格普遍高于上海以及提前了解财政部决策动向等因素,坚决做多,不断推升价位。

辽国发倒戈:辽宁国发(集团)有限公司抢先得知“327”贴息消息,立即由做空改为做多,使得“327”品种在一分钟内上涨2元,十分钟内上涨3.77元。

管金生铤而走险:面对巨额亏损,万国证券负责人管金生铤而走险,在收盘前最后8分钟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做空国债,最终导致“327”国债期货价格从151.30元被打压至147.50元,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

紧急叫停:上交所宣布当天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异常,是无效的,该部分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

什么是327国债(什么是327国债事件)-第2张图片-ECN交易平台排行榜

3、事件影响

万国证券巨亏: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证券将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管金生自己弄出的局面算,万国证券将赚42亿元;但经过调整后,万国证券最终亏损16亿元。

国债期货交易暂停: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

市场信心受损:327国债事件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后续处理

调查结果: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公布了对“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认为这是一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的情况下发生的国债期货风波。

机构合并:1996年4月,万国证券不得不与其主要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

327国债事件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一次重大教训,它提醒人们金融市场需要严格的监管和规范的市场行为,对于投资者而言,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增强风险意识,避免盲目跟风或投机取巧。

标签: 327国债 国债事件 金融市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