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由国务院领导,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指导服务全系统改革发展,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等。
供销社,全称为供销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组织,以下是关于供销社的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起源:最早起源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是贫苦人民为抵抗资本家盘剥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通过生产、经营、消费的联合,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完成合作社积累。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等有志之士就提出了走合作化道路救国救民的理念,蒋介石反动统治时期也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合作社建设运动,但最终失败。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成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之后,供销社经历了与国营商业的多次合并与分开,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逐渐面临挑战,开始进行改革和转型,从传统的经营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和服务范围。
主要职责
供应方面:负责组织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的供应,保障农民的生产资料需求,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销售方面:承担着农副产品的收购与销售任务,帮助农民将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增加农民收入。
服务方面: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如农业技术咨询、金融服务(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等)、物流配送等,解决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组织体系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国务院领导,其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制定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指导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和改革;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等。

地方各级供销合作社:按照行政区域设立,包括省级、市级、县级和基层供销合作社,它们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具体的经营活动和服务工作,为当地的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运营模式
传统经营模式:早期主要以计划经济的模式运行,按照国家的计划和安排,统一组织物资的采购、供应和销售,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副产品收购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现代企业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逐渐向企业化转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一些供销社通过整合资源、创新经营机制、拓展业务领域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意义和作用
服务“三农”:供销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保障农民利益、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稳定物价:在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时,供销社能够发挥保供稳价的作用,保障市场的稳定运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常见问题解答
供销社是国企吗:供销社不是国企,而是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国家的指导和监管,但它主要是由农民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共同经营的。
供销社现在还存在吗:供销社仍然存在,并且在不断发展和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供销社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在服务“三农”、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