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地税于2018年合并,2018年7月5日,全国各市级国税局、地税局完成合并并统一挂牌。7月20日,全国县乡国税地税机构正式合并。
国地税合并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其目的是优化税收征管体制、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纳成本,并推动税收现代化建设,以下是关于这一改革的详细情况:

1、改革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原有的国税地税分设的征管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职责交叉、执法不够统一、办税不够便利等,影响了税收征管效率和纳税服务质量,也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和行政成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
2、改革过程:
方案公布:2018年3月13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的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
挂牌完成:2018年6月15日上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以及计划单列市国税局、地税局合并且统一挂牌,标志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在机构合并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3、改革意义:
提高征管效率:通过整合税务机构和资源,实现了税收征管的集中统一,减少了中间环节和协调成本,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精准度,统一的税务机构能够更好地进行税收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降低征纳成本:避免了纳税人在国税和地税之间两头跑、重复报送资料等问题,减轻了纳税人的办税负担,同时也降低了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纳税人不再需要在两个部门之间分别办理税务登记、申报纳税等手续,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优化税收服务:促进了税务部门之间的业务融合和服务整合,为纳税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税收服务,税务机关可以更好地开展纳税咨询、辅导和培训等工作,帮助纳税人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税收法律法规。
促进税收公平:统一的税收征管标准和执法尺度,有助于消除税收征管中的地域差异和不规范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在企业所得税的核定征收等方面,统一的标准可以避免因地区差异导致的企业税负不公问题。
4、对纳税人的影响:
办税更加便捷:纳税人只需到一个税务部门即可办理所有涉税业务,无需再在国税和地税之间来回奔波,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网上办税平台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也为纳税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办税渠道。
政策理解更清晰:国税地税合并后,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更加统一、准确,纳税人能够更及时、全面地了解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要求,从而更好地进行税务筹划和合规经营。
税务风险降低:统一的税务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有助于规范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减少因对税收政策理解不一致或操作失误而产生的税务风险,税务机关也能够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的税务风险提示和防范建议。
5、改革后的管理体制:
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FAQs:

1、问:国地税合并后,企业的纳税申报方式有哪些变化?
答:国地税合并后,企业的纳税申报方式更加便捷,企业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在线申报,无需再到现场办理,还可以选择邮寄申报等方式,这些变化大大提高了申报效率,减轻了企业的办税负担。
2、问:国地税合并是否会影响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
答:不会,国地税合并只是机构的合并,税收优惠政策仍然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执行,合并后的税务机关会更好地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纳税人享受到应有的优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