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跌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产能过剩、出口受限、粮价过低影响农业需求、生产成本降低以及天然气价格下调等。
近年来,尿素市场经历了显著的价格波动,特别是价格的持续下跌甚至跌停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背后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产能过剩、出口限制、粮价低迷、生产成本降低以及天然气价格下降等。
一、尿素为什么会跌停

1、产能过剩:据氮协预计,2024年尿素产量将达到6600万吨,而2023年的表观消费量仅为5800万吨,这意味着市场将面临800万吨的产能过剩,截至2024年11月25日,尿素新投产能已达412万吨,还有60万吨计划投产,使得2024年产能达到8045万吨,更令人担忧的是,2025年预计还有500万吨的新产能投产,届时尿素年产能或达9005万吨,这种产能过剩的情况无疑将给尿素价格带来巨大压力。
2、出口受限:按照以往经验,尿素出口往往能带动价格上涨,今年尿素出口一直受限,导致国内市场承压,由于担心出口会扰乱国内种植户的生产计划,政府不太可能在冬储和开春这个关键点放开出口,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
3、粮价过低影响需求:由于减产和粮价低,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的种田大户普遍亏损,这导致农业对尿素的需求减少,进一步压缩了尿素的市场空间,粮食价格的下跌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也降低了他们对农业投入的意愿。
4、生产成本降低:大宗商品不景气导致炼钢厂停炉增多,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天然气的价格也呈现下跌趋势,这使得原本亏损的尿素企业现在不再亏本,但同时也降低了尿素的生产成本,为价格继续下降提供了可能。
5、天然气降价的双重打击:俄罗斯向我国输送天然气的“西伯利亚力量1”管道实现满输,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天然气保障能力,这可能导致天然气价格进一步下跌,从而对煤头尿素和气头尿素的成本都产生双重打击,这使得尿素价格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二、相关问答FAQs
1、问:为什么尿素产能过剩会导致价格下跌?
答:当市场上的尿素供应量超过需求量时,即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供大于求会导致商品价格下跌,这是因为供应商为了销售产品,可能会降低价格以吸引买家,从而导致整个市场价格水平的下降。
2、问:尿素价格下跌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答:尿素作为重要的农用化肥,其价格下跌对农业生产具有复杂的影响,尿素价格的下跌降低了农民的化肥采购成本,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如果尿素价格持续低迷,可能会导致化肥生产企业利润减少,进而影响其生产积极性和产品质量,长期来看,尿素价格的波动还可能促使化肥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推动行业向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标签: 尿素价格 跌停 原因